Little Yuan
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。无意间在抖音刷到了这本书,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。正好最近在学英语,就随手买了一本,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、高效的学习方法。
核心思想:运用第一性原理,一项技能或者一门知识,你要学成什么样决定了你怎么学!

在突破技能属性方面,“单点突破法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今后练习任何技能时,一定要注意:你的目标应是攻克一个具体的“点”,而不是一个“面”。拒绝“一学一练一大片”,每次死磕一个点!
真正的进步、真正的有效练习,一定是要挑战自己的,超越舒适区一点,但也不能超过太多。

记忆的核心策略:提取与连接。
只有经历主动提取(回忆、总结、转写、讲解、测验),知识才能有效留存。 当学习新知识点时,能不能将它和其他知识点(已有知识体系)进行链接。
把知识点织成一张一张小网。这既能提升记忆效率,又能有效“兜住”落下来的考题。正如前文说的,我高考前两周语文猛提20分的例子,本质就是把20个人物的相关素材,结成了一张小网,成功覆盖了高考议论文的命题范围。其他学科也一样:我们用提取法牢固掌握单个章节的每个知识点后,再将每个知识点作为“节点”,来和相近的知识点链接以结成网。链的时候,注意各个学科内部,多结一些小网。如果能淀一步让各个学科的小网之间也产生链接,甚至让不同学料之间产生链接结成大网,那就完美了。
• 准备选拔性考试时,提取和链接的方式,能用多少就用多少,越多越好。 • 准备测试性考试时,方法可以造当简化。例如,在“提取”时,可能只需要做到阅读完一章后,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记忆,然后做一下课后练习,像转写、讲述等深度加工环节就不需要了。至于“链接”,也主要围绕教材内容本身,关注章节前后的逻辑关联即可,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跨学科或跨领域链接。
首要任务是树立起自身领域的那根柱子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们接触到的所有知识,都应有意识地关联到这根立柱上——就像所有沙子都从那根立柱上方往下扬一样。这样,我们的知识高塔就会越来越高,塔底部的根基也会越来越宽广与稳固。长此以往,我们距离真正的“开悟”之境就不远了。
每当我们设定一个需要靠自律去坚持的目标,而又做不到时,就会累计”负反馈“。多次叠加后,往往会直接放弃。
提升自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适度挑战,并取得成功。
在未来,把爱好深耕,然后在深耕兴趣的过程中倒逼自己学习,应该是最好的学习方法、最好的学习理念,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除了功利,还有一些更美、更艺术的东西,能丰富人生,让我们活得舒服、幸福、通透。一旦你找到这种感觉,学习也就真的变成一种美的享受。
如果我们再上升一步,能去读一些经典的书,学一些经典的思,那就更神奇了,那是在和人类伟大的先贤对话,理解整个人性和社会的运行规律。一定要试着体会一下认知提升带来的惊喜,认知提升要比学会游泳、学会唱歌还要让人喜出望外。就像胡适说的:“怕什么真理无穷,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。”和大家共勉。
用慢成的方法来实现速成。
我们往往高估了一天能做成的事情,却低估了一年能做成的事情。
我们学习的增长,不是一种线性增长,而是一种指数增长。 而指数增长最大的敌人,也是最大的风险,就是中途退出。在你学习之前就要明白,你是在学对数增长的技能,还是指数增长的技能。 绝大多数情况提前退出是正确选择,因为能坚持的人是少数派。如果你非要增长的项目,那你一定要有恒心和耐心,做好最困难的准备。
认识到自己资质普通以后,开始愿意下点笨功夫。当我们开始下笨功夫以后,就会发现,虽然自己是个“笨蛋”,但其实周围的有些人也一样,而且很多的“笨蛋”还没意识到自己是“笨蛋”,也不愿意下笨功夫。所以,如果我们能够在天赋的各个分区里,找到自己的长处,再加上愿意下点笨功夫,那就是人生开挂的开始。

第一,分享本身就是输出(也就是第|章讲的“提取”的过程),这能帮我们理清逻辑、加深记忆。
第二,正如Show Your Work!这本书的核心观点:专注于让自己变得更好(并分享出来),别人就能找到你。
第三,有了观众,你的学习动力、成就感和正反馈会大大增强。而且,观众还能给你提供新的思路、新的方向和新的想法。